关于印发《2006年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共青团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者:冯帅发布时间:2010-11-17浏览次数:1434


各院系团总支、教学点团组织:
          经征求意见并予以修改后,《2006年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共青团工作要点》已正式确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共青团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委员会
                                                                                                                                                                                             2006年2月27日
2006年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共青团工作要点
2006年,共青团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江苏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以素质拓展为统揽,以实践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会、社团组织为依托,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青年学生,全面推进共青团的能力建设,努力实现共青团工作的新发展。

一、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切实提高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继续实施理论武装工程,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广大同学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加强理论社团建设,开展主题团日、理论学习社团评选等活动。继续开展“实践‘三个代表’,奉献‘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教育活动,巩固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成果。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结合“五∙四”、“国庆”和“建党八十五周年”等重大纪念日开展党史、团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
3、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与校园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二、以素质拓展为统揽,切实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

4、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扩大活动规模,提高服务层次的同时,结合今年开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立足本省,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基地化、规范化、社会化进程。广泛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文体、科技、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促进社会实践的经常化。
5、尝试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参与第十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选拔赛,以此为龙头,在校园中深入普及、全面活跃学术科技创新活动。逐步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培养青年学生的创业、创优、创新的“三创”精神。
6、积极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举办以“展示青春风采,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论坛、大学生形象设计展示大赛、校园歌手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篮球比赛、主题摄影大赛、英语风采大赛、舞蹈大赛等系列文化艺术活动,进一步拓展寓教于乐的新途径,为广大同学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文化环境。
三、以“西部计划”、“苏北计划”为龙头,大力弘扬青年学生的志愿奉献精神
7、继续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苏北计划”。今年的工作重点以落实大学生志愿者的相关政策和做好日常管理和跟踪服务工作为主,进一步完善各级项目办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认真做好宣传、招募、选拔、培训、派遣等各项工作,通过组织开展“我为苏北社会发展献力量”为主题的“四个一”(即“为当地经济发展出一计、为当地老百姓做一件好事、结合当地实际写一篇调查报告、与当地贫困学生结一个对子”)活动,促进西部和苏北贫困地区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依靠省学联网、江苏人才网,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的就业信息登记、就业信息发布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就业服务指导中心的作用,积极为服务期满的大学生志愿者的就业创业提供服务和帮助。
8、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继续做好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日常性和大型活动的招募和组织工作,不断弘扬社会新风、构建和谐社会。

四、加强团学组织自身建设,切实提高服务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

9、不断加强团学组织的能力建设。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江苏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今年主要针对院系进行团、学组织工作调研,推动团、学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团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团、学组织引导青年学生、发展青年学生、代表青年学生和服务青年学生的能力,开创团学工作新局面。
10、切实帮助青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通过开展活动、落实措施,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就业创业、推进济困助学等工作。要发挥心理类学生社团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活动,举办“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就业辅导、提高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为着力点,做好学生的毕业教育引导和就业服务工作;要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大力宣传他们中的优秀典型,引导他们自强、自立。
11、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建立健全学生社团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学生社团,特别是院系级学生社团的管理。重点扶持理论学习社团和校院(系)两级特色社团,为他们健康发展搭建较高的平台。

12、加强机制建设。建立团、学干部培训机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大力加强团学干部队伍建设。围绕学生思想动态,形成经常性的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应急处理机制,不断增强团、学干部队伍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提高应急能力和控制事态能力,积极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

点击此处下载 工作要点.doc





(录入:张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