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08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11-19浏览次数:413

各系、直属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把广大青年培养成为“四个新一代”重要讲话精神,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学联的统一布署,决定今年暑期继续开展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本领,在实践中认识国情、奉献社会、提高素质,更好更快地成长成熟起来,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作出新贡献。
     二、活动内容
今年社会实践活动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震灾区重建、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主线展开。活动要结合各系部、直属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处特色和学生专长,采用点面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组建示范团队带动等方法具体落实工作。
      今年各系、直属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处团队的组建采取申报制,请各系、直属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处参考示范团队调研(活动)主题词(详见附件一)确定团队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与内容,并于6月28日前将申报表(详见附件二)报校团委。已经按照社会实践活动预备通知申报重点团队的单位,请按附件二的要求重新填写申报。团委将根据申报材料择优确定校级重点团队,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
    1、建设新农村实践服务团。充分发挥科技类等相关专业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组织他们定点联系我省薄弱村、贫困村,以帮助农民增收为核心,开展宣传支农惠农政策宣传活动。大力弘扬良好道德风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农村生态建设,不断提高农村青年文化素质。
    2、生态环保实践服务团。充分发挥环境资源等相关专业志愿者和大学生环保社团及骨干作用,深入社团、农村,大力宣传崇尚节俭、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等理念,倡导节约、环保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绿手帕”等生态环保调研及实践活动,投身“绿色江苏”、“生态江苏”建设。
    3、建设创新型省份实践服务团。以推动科技成果在厂矿企业、医疗卫生等单位的应用为目标,努力增强企事业单位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组织大学生配合中小企事业单位消化吸收新技术、新工艺,开展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活动。组织大学生配合企事业单位职工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等活动,增强基层单位的创新氛围。
    (二)抗灾知识和抗灾精神宣讲活动
组织有文化艺术专长的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以“我们永远在一起”为主题的文艺下乡活动,大力宣扬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组织大学生宣传抗灾知识,对四川灾区来省内学校借读的学生开展专项活动,如:义务家教、心理疏导等。
    (三)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实践活动
    1、大学生改革开放成就宣讲团。以了解改革开放历程。感受改革开放成就,宣传改革开放典型为主线,组织大学生开展参观开放成果展、观看宣传片、考察重点工程、体验新农村建设、访谈典型人物、撰写心得体会等活动。组织大学生深入到城乡基层广大干部群众中,宣讲改革开放成就、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营造共建和谐社会和喜迎奥运盛会的良好社会氛围。
    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服务团。围绕省文明委关于开展“七彩的夏日——未成年人暑期系列活动”的部署要求,重点面向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子女,开设“家长学校”、普及法律知识、宣传网络文明、传授自护知识,积极向未成年人推介优秀影片、歌曲和图书。返乡度假的大学生要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培训,培养未成年人文艺骨干。
    3、大学生岗位见习团。集中组织大学生到对口专业的基层单位开展专业见习,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结合“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帮助大学生在岗位上学习专业技能,认识行业发展趋势,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深入开展“强国之路,青春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要切实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各系、直属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处要高度重视参加活动的师生的安全,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2、扩大覆盖,注重建设。要扩大覆盖面,力争使每一个在校大学生每学年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特别是社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
    3、加强调研,力求实效。要重视实践活动安排的前期调研工作,活动要面向全省,重点在苏北五市县乡和城市社区基层单位。活动前要加强培训,帮助大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专业上、身体上做好准备。活动期间,要针对需求开展服务,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为群众带去实惠。活动后期要回馈情况,加强联系。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系、直属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处要把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摆上重要日程,列入计划,通过校内报刊,网络积极主动的开展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好校团委网站(Http://210.28.216.121/tw/news/index.asp)和电子邮箱(tnanwei@jstvu.edu.cn)及时上报工作材料,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工作经验,推动“三下乡”活动不断深入。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联系人:丁乐声、邹佳。联系电话:86265509。
   
附件:1.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示范团队活动主题词
            2.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示范团队申报表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二00八年六月二十六日
 附件一.doc附件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