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菁英同行

发布者:冯帅发布时间:2011-09-19浏览次数:861


  —江苏省大学生第五期菁英人才学校学员朱磊同学个人随笔
2008年根据团中央在青年学生中培养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的工作精神,我院启动了“青马工程”培养工作,至今已过去4个年头,这4年中院团委充分认识培养工程的重大意义,狠抓全面贯彻和启动完善,并作为全院共青团组织首要政治任务来完成。目前省—院—系三级培养体系构建完整,运转情况良好。2008年至今各分团校共培养学员1707名,学生骨干高级培训班培养学生骨干107名,7名同学被确定成为江苏省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培养对象。
江苏省青马工程培养平台是每年一期的全省大学生菁英人才学校,人才学校历时半年,通过集中培训、挂职锻炼、社会实践等工作完成系统的培养工作。今年的人才学校学员的选定屏弃名额分配的传统模式,以学校推荐、上交党性分析材料等方式差额选定,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选拔程序,确保培养工作的质量。2011年院团委推荐了院学生会主席朱磊和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张婷同学代表学院参加了选拔,两人经过严格的筛选最终入围,做为为数不多的高职类院校代表参加了暑期的集中培训,以下是朱磊同学在培训期间的感想和体会。
2011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共青团江苏省委组织的“江苏省大学生菁英人才学校第五期培训班”的集中培训,与江苏省各高校主要学生干部相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开班当天,省委组织部焦处长和团省委沈副书记为我们作了重要讲话,同时对全体学员提出要求,“要牢记身份意识,骨干先锋意识”。这成了我时刻鞭策自己的精神坐标。在接下来的培训中,我感受了不曾有过的体会,感慨和感动充斥着身心。我们182人被分成了四个班级,我作为一班的成员,同时协助宣传委员一起组织本班的班级活动,主要负责本次培训中一班的文艺汇演的组织工作,和其他学员一起完成演出任务,因为我在院学生会3年多组织了多次大大小小的文艺活动,所以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团省委精心安排的六天培训包括:理论讲座、菁英论坛、青春思辨会、典型交流、团队活动、村官座谈、基层社会管理体验活动、各班级总结汇报演出等。
培训中理论讲座加深了我对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的认识,并从不同角度解析当代社会思潮,开辟了新视野,张晓林教授更是从国防安全角度评析世界时事与形势。老师为我们解说了学生干部应该如何定位自己,如何以身作则,如何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组织的文化建设等等,让我们知道学生干部更多是义务而不是权利。我们小组也自主的交流了自己的管理经验——“如何充分发掘干事潜力?”交流过程令我受益匪浅,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比如“建立人才库”不会到了用人之时而搓手无策;又如“积极开展部门间交流活动”使干事在工作之余加强人际交往。小组对于发掘潜力的整体思路也十分明确:首先干部心中要有一个正确的评判标准,什么是我们需要的人,什么是必须规避的问题,怎样的作风是我们培养得方向。菁英论坛是我们学员思想的碰撞,热点话题的观点阐述,反映我们对三观的不同理解,在世界与我论坛中,我们四个班从金融危机、和谐世界、西部开发等方面展开激烈的讨论。典型交流即青春榜样面对面,给了我走进青年楷模的机会,在与榜样交流中了解到他们共同的品质:服务热情,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关注基层群众,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干好本职工作责无旁贷。教会我不管是学生会工作还是日常生活学习中,把每件小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想别人所想,解决同学们的困难。将内在的知识要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用理性的思维,挑战的眼光去审视、吸收、创新,最终厚积薄发。村官座谈尤使我感触颇深。它让我初步了解村官日常工作和基层人民的酸甜苦辣,而基层社区挂职体验让我们真正走进基层,亲身体会,更加坚定了我要投身基层的信念。
3次的团队活动让我记忆深刻,舞台上的我们一展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幕后的我们尽显青春活力。为了能顺利完成演出任务,我们这个集体用一天的课余时间,排出了高效又精彩的班级节目,用每天的加班加点,做出了最精彩的视频。凌晨,宿舍的走道里仍有我们一起讨论的身影,一个个夜晚,一句句“菁英一班,青春非一般”,凝聚成让人难以忘怀的班集体。
看一看自己认真记录的听课笔记,翻一翻自己随手记下的批注,我想用三个字来概括一下我对本次培训班的感受,即“精”、“实”、“全”:“精”在行程精心安排、课程精益求精;“实”在注重实际,在实践中见风雨、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学员根据实情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全”在知识覆盖一应俱全,同时学员听课全神贯注。有人说在这一周里睡了平日一天睡的觉,吃了一个月吃的饭、收获了一辈子的友谊。大家一起生活,互相关爱,共同成长,一首《朋友》唱出了所有人的心声。一次次团队活动让我感受到的是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菁英班是我参与的最优秀的团队,我为成为其中一员感到骄傲。这短短六天,既忙碌又充实,既疲惫又紧张,我的收获是丰硕的。短短的一周,我饱尝一顿理论大餐,接受了心灵洗礼,经历了一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再教育,我倍感肩上责任之重,坚定的信念在我们每个人的心胸迸发。短短的一周,我们相识于一次次的感动,一种超强的团结与凝聚力将我集结在一起。在自己学校里,集体中的每个人都充当着将军的角色,来到这里,我都甘于转换角色,成功扮演自己的角色,用凝结的汗水和智慧,打造最完美的集体。总结大会上,我们班被誉为先进班级,大家抱在一起欢呼,有些同学流下激动的泪水。我把培训作为契机,在这一年里我会完成村官结对和挂职实践,在社会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不辜负领导和同学们对我的信任,再次感谢院团委给我的这个机会,结识了这个优秀的集体,让我对学生会的工作更加坚定,更加有信心。在培训的每一天,我都感到充实的生活,星光般的记忆,我将一直记得,曾经的我,在代表全省最优秀的班级中奋斗过。
通过参加这次系统而全面的培训,我发现自己与优秀学员知识水平的差距和自身能力的欠缺,对学生会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学生会是我大学期间最美好的回忆,希望通过此次的培训能把培训所学,运用到我院学生会管理中来,把更多的理论、方法传教给更多的学生干部。参加菁英人才学校,给了我更加广阔的平台,让我有机会和优秀的同学学习交流学习和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同时,我也将一如既往的为学院,为社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不求回报,从奉献中品味出一份欢乐,享受那一份幸福。
(朱磊,女,汉族,共青团员,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财经系08财务管理班学生,现任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学生会主席、定淮门东校区学生分会团支部书记。自2008年入学以来,一直担任学生干部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同学中有着很高的威信。多次被评为年度学院 “优秀学生会干部”,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