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万名儿童疑因中国草莓中毒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10-11浏览次数:387

德国首都柏林以及东部1万多名小学生和托儿所幼儿在学校疑因吃了中国进口的冷冻草莓而食物中毒,呕吐腹泻。专家称,草莓含有病毒,到底是生产过程、流通期间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还需进一步调查。进购了这批草莓的德国易北霜冻公司表示,以后不会再从中国进口草莓。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假冒伪劣产品一直充斥市场。最早的温州假皮鞋是用纸做的,山西的假酒是用工业酒精做的,顶花带刺的黄瓜是用避孕药 喷施的,大众吃的猪肉是用瘦肉精喂的,强壮一个民族的牛奶是从喂了三聚氢胺的奶牛中挤出的。国内的假冒伪劣产品举不胜举,不一而足,五花八门,可谓让 人目不暇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律法规得到极大的发展,很多专业法规和部门规章逐步得到健全。关于食品领域的法律法规,除了众所周知的〈食品安全法〉,还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等近百部法律、法规及规章。
   
但即使出台这么多的法律法规,仍然挡不住唯利是图者的造假脚步。个人认为,除了丰富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外,对国民进行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主义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手段。
   
毒草莓事件让德国一万多名儿童中毒,这么多么恶劣的国际影响。谁家没有孩子?我们也是为人父母,别人用毒草莓来给我们的孩子喂食,我们除了愤怒,以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让我们更想做的是愤恨这个生产毒草莓的国度!果不共然,德国这个公司再也不从中国进口草莓了。这个影响还将继续,是不是所有的德国公司都不从中国进口草莓也未可知。这个事件极有可能波及到全欧洲。
    
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在食品领域的执法监管力度,二是更要加大宣传致富为仁的思想,提高国民的道德水准。相比于前者,后者的任务,更长久,也更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