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9月16日下午,我校在应天校区体艺馆406举办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分享会,来自各学院、教工团支部的8支暑期重点社会实践团向师生们展示了他们优秀的实践成果。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丽霞,党委组织部部长韩承辉、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季海菊、学生工作部部长刘涛、团委书记包慧君、教务处副处长沈宏,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团委委员以及线下和线上的学生一同观摩了此次分享会。
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丽霞作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讲话。首先,她为今年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点赞。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由高职学生、开放学生、青年教职工一起参与,与市县开放大学一起开展,寻找红色足迹、助力社区治理、乡村振兴非常有意义。随后,对我校的成果总结和未来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要总结实践经验、及时分享实践成果。要将优秀实践团队的事迹传播给每位江苏开大学子,共励共勉。二是要创新实践机制、广泛发动学生。要不断创新实践的形式,继续扩大暑期社会实践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让学生参与其中,锻炼动手、思考、沟通能力。三是要办好“社会大课堂”、真实践寻真知。要让学生了解社会实践的课题、目的、方法,避免浅尝辄止、流于形式,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产生实效。四是要勤于思考、筑牢实践之基。要带领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和研究当代中国问题,拿出有价值的实践成果。金书记勉励同学们要“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做“爱岗、荣校、敬业、奉献”的江苏开大新青年,以实际行动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丽霞讲话
我校团委兼职副书记陈涛涛作暑期社会实践开展情况报告。他表示,今年各学院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学校发展大局,助力“三三三”工程实施,分别联系市县开放大学共同开展丰富的共建活动,把社会实践写在了江苏大地上。
校团委兼职副书记陈涛涛作总结报告
分享开始,各团队依次进行成果展示:艺术学院团队代表讲述了他们赴盐城与开放学员共同来到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追溯红色记忆,体悟淮剧非遗文化,寻访淮剧团优秀校友的实践经过。
信息工程学院团队代表汇报了他们与常州开放大学学员共同走入张太雷纪念馆追寻团史印记,探寻非遗文化“乱针绣”名家狄静的匠人精神,走进夸克涂层科技公司校友企业的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
建筑工程学院团队代表结合汇报、表演等多种形式,叙述了他们线上线下相结合学习周恩来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活动,以及走入浦口区石碛社区未成年活动中心为留守儿童开展课外辅导的暖心事迹。
教工团支部团队代表通过讲述关爱留守儿童、与院士面对面的实践活动,勉励教职工发扬“重视科研、崇尚学术”的工作精神。
环境生态学院团队代表分享了他们与徐州开放大学一起去往邳州市宿羊山村用趣味实验带领留守儿童贴近自然,参与环保实验,前往潘安湖街道马庄村感受文化和产业振兴的典范力量的经历。
设计学院团队代表展示了他们走进南京明园社区担任文明城市创建志愿者,探寻非遗文化与现代文创作品设计的有效融合,在实践中感悟、学习、成长的心路历程。
公共管理学院团队代表以图文解说、朗诵表演的形式,汇报了他们以开放学员为实践主体,一起走入红色李巷,追寻革命印记、和感受苏州评弹精神的实践经过。
商学院团队代表分享了多线多地开展红色寻访活动和走入淮安市涟水县岔庙镇百子村助推乡村振兴的光荣事迹。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社会实践真正成为了我校学子的青春舞台,也让他们受到了教育和鼓舞。
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环境生态学院“青春心向党,环生新起航,喜迎二十大”团队斩获一等奖;公共管理学院“凤凰展翅•灼知奋进”开放学员团队、教工团支部“讲述弘扬播撒科学家精神”青年教工团队、商学院“奋楫笃行,践行青春担当”团队荣获二等奖;建筑工程学院“赓续红色基因实境感悟党史学习”团队、信息工程学院“寻忆·常州”暑期实践团队、艺术学院“赓续红色精神发挥青春力量”团队、设计学院“传承优秀文化·感悟艺术魅力”团队获得三等奖。
一等奖团队
二等奖团队
三等奖团队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分享会的团队风采展示,将激励我校学子继续深入社会课堂,在观察实践中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文稿:彭熙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