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我校“结伴前行计划”团队赴涟水县开展乡村振兴类公益项目调研交流,旨在用好“五方挂钩”后方单位资源,助力涟水乡村振兴的同时,探索为学校长期立项团队提供可持续发展助力。这是我校“系统办学型高校的品牌公益慈善发展路径探究”系列活动之一,此次校团委与省委驻涟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涟水县委宣传部、涟水县妇联、涟水县陈师街道妇联等结伴前行,共同探索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活动得到了省委驻涟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江苏省同读好书共芸窗研究院、南京市结伴共芸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单位的支持与指导。

省委驻涟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蔡彦、朱士龙,江苏省妇儿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华、我校挂职干部张莉、校团委老师彭熙媛,涟水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娟、涟水县妇联副主席严玲红、涟水县陈师街道妇联主席朱慧芹、江苏省同读好书共芸窗研究院高校部部长徐心悦、南京市结伴共芸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理事长陈宣霖参等与调研交流。

江苏开放大学一行在涟水县调研合影
围绕高校公益团队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并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参与调研交流的各方着重探讨了用“爱心对半分”的模式开展“认种一亩田”等类型公益项目的思路、以及目前国内同类型项目的对比讨论,并实地走访调研了已经使用“认种”模式互动市场的几个涟水当地农场学习相关经验,期间,徐心悦部长还分享了协助南航“芸窗悉选”团队研发产品投放市场,以销售所得助力学校公益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心得与体会。

江苏开放大学一行在涟水县调研合影
更好的公益慈善需要结伴前行,江苏开放大学与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公益基地”共同实施“助学就业、创新创业、结伴前行”三大计划,并以“结伴前行计划”为抓手,以“结伴前行中心”为品牌运作主体,推动头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与大学生结伴前行,共同“以所学、做深耕,研发高质量公益项目,并着重结合幼小初高实施”,有益升学就业创业的同时,启蒙公益的未来人。做好公益慈善只有捐赠是不够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赋能,是捐赠以外的重要课题。研究和推进项目的高质量发展与自我造血,需深入了解相关课题在全球的发展现状、在各细分领域探索的前沿进展、熟悉“慈善募资”“社会企业”“社会组织”等模式的理论与应用。为此,“结伴前行计划”推出“爱心对半分可持续发展赋能包”,聚焦衔接资源助力该课题,并悉选高校端优秀长期项目团队入库培育,与公益的未来人结伴前行、共同探索各团队项目的自我造血与可持续发展。
2023年度,江苏开放大学“结伴前行计划”以“结伴前行做科普 助学陪伴润童心”“乡村振兴公益慈善研究性学习”等主题不断衔接细分领域资源助力高校学子的发展,并围绕校团委与六个学院立项有7个长期团队。接下来学校将指导各公益团队在省科协、省委驻涟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淮安市妇联等多方单位的指导下,联合学校结对的涟水县开展“认种一亩田”等各类乡村振兴类项目的研发与实施,助力涟水乡村振兴的同时结合挑战杯等赛事进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塑造,并与兄弟高校已经涌现出的“芸窗悉选研究与实验发展”“结伴共芸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结伴前行文化交流中心”等专注为高校项目筹款的社会企业与社会组织开展交流,共同探索“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助力更多青年学子的升学就业创业。


